校外诊所学生心得
浏览次数: 日期:2014-04-06
黄韵茹:
一学期的校外诊所课程已近尾声,半年时光,十几周的课程,三位律师铄懿渊积,思维缜密,真知灼见,令人如沐春风,各有特点,相得益彰,带给我们全新的学习体验,感悟良多。法律诊所课程,法学院的一门标志性课程,可以说是对现在法学教育的一种新尝试,而开设校外诊所更是一次创新。作为校外诊所的第一届学生,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可以说在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学习和实习将使我受益终生。
对于一直在象牙塔读书的我而言,这学期诊所课程的学习不但让我在法律理论和实务上有所长进,更大的收获或者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三位律师为我树立了法律人应有之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的标杆,给我上了律师入门最重要的一课。三位老师言传身教,教会我做律师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客户的正当权益。
魏祖贤:
11月19日,韩某故意杀人案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刑事部组织我们刑事班的学生旁听庭审。由于我们之前已经阅看过关于此案的卷宗,因此对案情了解更为清楚,听庭审的收获更大。
在感受法庭氛围的同时,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听徐平律师的辩护词(徐平律师是犯罪嫌疑人的代理律师)。在民愤如此之大的案件之中,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代理律师显然要承受很多压力,而徐平律师在辩护词的开端就巧妙的化解到这一压力(“任何人都有接受辩护的权利,这也是法律公平公正的体现”)。整个辩护词当中没有引用一个法条,但却句句不离法理,对整个案情进行了逻辑性的精妙分析。这让我对“作为刑事辩护人,其使命就是在法律之下维护当事人的自由与生命。”这一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淑珍:
课堂学习收获间接经验知识。授课的教师均为大成律所的高级合伙人,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经验给我们讲解在诉讼过程中的一些注意问题和陷阱。整个学期的课程,从接待客户、建立委托到执行程序,再到职业素养及技巧的提升与职业道德、职业职责,我们都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譬如,在庭审技巧与法庭辩论的课程上,在武律的主持下,我们进行了课堂上的模拟庭审现场,选取了一个汽车安全气囊侵权纠纷的案件,将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分别代表原告、被告,就案件进行模拟辩论。在武律的指导下,经过这样的模拟辩论,对于在庭审时辩什么、从哪个角度辩、怎么辩,有了基本概念后又经过课后的总结,我们已经能够知道庭审时辩论的方向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张帆:
通过课前预习和完成作业、课上律师讲解、互动讨论的形式,我们对民事诉讼的整个流程更加熟悉,也从几位律师处学到了许多专业技能。或许办案风格不尽相同,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耳濡目染,他们对法律事业的情怀、对律师职业的热情、对每一个案件的态度着实让人由衷地敬佩,也为我们的学习和职业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