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展示

义联-北大第一期公益与立法法律诊所顺利结课

浏览次数: 日期:2014-04-06
     
20116月,义联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共同开办的第一期公益与立法法律诊所顺利结课。本学期研究的主题包括:工伤保险基金对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伤劳动者的先行支付制度;跨国企业对华供应链工人的法律责任。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们撰写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交了《对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的立法建议》。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从而为先行支付制度提出立法建议,义联研究员叶明欣与北大诊所的教师共同进行教学,义联主任黄乐平律师、毛素梅副主任、资深律师韩世春也参与到课堂讨论,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务和理论视角。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关祥坤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法规司吕鸿雁处长也受邀来到课堂上,为学生们讲授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和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北京大学法学院谷凌教授、社会学系博士生陈旭锋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工伤保险制度在经济学、保险学上的知识以及社会调查方法。学生们还对义联咨询、代理的四位工伤职工进行了调研,直观地了解到工伤职工面临的生活和法律困境。

课程的另一条线索是围绕苹果的苏州代工厂员工正己烷中毒案,研究跨国公司对华供应链工人的法律责任。DAN GUTTMAN教授进行了主讲。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主任、王晶晶副主任也来到课堂上和学生们分享他们调研的成果和思考。

一位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写下了这样的总结:“我在国内顶级法学院度过了四年,学习了由众多名师传授的法律思想和法学知识;而当面对像王先生(义联代理的一位职业病劳动者)那样遇到了困难和不公、迫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却感到无能为力,无法为他提供援助、解决问题。我认为这里不能仅仅责怪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还要好好反省我们自己是否能力不足。法律诊所课为我们这些长期埋没于书本中的“温室中的花朵”开阔了眼界,为我们提供了用我们的双手和头脑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平台和机遇。我们针对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解救现处于困境之中的王先生,但是如果成功运作,也许会防止未来成千上万的劳动者被同样的问题所困扰。我只希望我们本学期头脑风暴的成果能够为此助一臂之力。”
 
(供稿:叶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