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活动
“密云区域民主法律治理模型”项目
浏览次数: 日期:2014-04-05
2006年3月初,为促进密云县法治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同时为中国基层法治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经验,经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密云县委县政府双方商定,北京大学法学院公益法律与社会发展中心与密云县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主要工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创建了“密云区域民主法律治理模型”,该项目自2006年5月始,至2009年4月止。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
1、双方共同开展公众法律意识提高活动,创建全新有效的普法模式;
2、双方共同开展区域法律规则与制度创建活动,弥补法律法规的宏观性不足,使区域行为规则化,有法可依,有规则可依;
3、区域依法行政工作:双方共同开展执法、司法活动;
4、区域范围内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5、探索国家机关、政府与民间组织进行合作发展法律事业的模式。
项目开展过程中取得了如下成果:
一、公共政策与立法
针对密云县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过程进行分析论证,并为密云县法制办的数项通告和法律性文件提供研究方案。其中包括:对“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清理盗采盗运矿产资源滞留机动车的通告”的解读、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检索、通告起草、法律谈判等。北大法律诊所的每个同学根据和密云县法制办相关负责同志面对面的座谈内容,结合自己对区域治理的兴趣点,在结业时提交了“区域法律治理模型”的专项研究报告。
2007年,中心协助密云县法制办,论证、修改《密云县城镇住宅区物业管理办法(试行)》草稿。其中,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专家、法律诊所的学生对该暂行办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对密云县建设委员会提出的暂行办法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稿提交密云县法制办后基本被采纳。
二、法律援助
2006-07年度:通过中心指派教师的指导,法律诊所的学生代理了一起交通肇事人身伤害赔偿案,以及一起雇员损害赔偿案,均为寻求法律援助的当事人赢得诉讼,获得赔偿。
三、基层干部法制培训
2006年9月18、19日,密云县法制办工作人员组织密云县级机关部门执法工作人员、乡镇执法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由中心指派的专家对相关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行政执法的理论与知识讲解;未来全县的法制工作问题与计划;密云基层法制执法工作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先进经验的学习与考察。采用了以下形式:理论知识讲座;工作报告;分组专题讨论(真实案例)与汇报;演讲与辩论(问题的分析与方法探讨);实地考察。
另一方面,北大法律诊所的教学通过“区域治理模型”也获益匪浅。其中的公共法律政策制定与立法诊所从理论出发,从宏观出发,落脚到“区域治理模型”中的微观的问题。诊所学生根据一学期的学习,作出具有相当水准的专项研究报告。同时,民事与行政诉讼法律诊所则是以案件带动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密云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案源,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自案件调查开始至法庭审理终结,学生们分成小组,精诚协作,都获得了预期的审理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