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和满足法学院实务教学课程的需求,2021年春季学期法学院“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将开设三项诊所课程,分别为: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小创(微)企业法律实务诊所和立法诊所。其中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拟招生20人,小创企业法律实务诊所拟招生25人,立法诊所拟招生15人。下面对三个诊所的课程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课程名称: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
课程内容:
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主要为指导法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操作与民事、行政诉讼相关的法律实务,由诊所学生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为贫穷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专业法律服务。
开课方法、方式:
Ø 课堂:课堂教学为每周一次3个小时的公共课,教学主题有会见当事人、谈判、调查取证、文书写作、法庭质证、法庭辩论,等等。
Ø 代理案件:3-5名诊所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在诊所学期内共同代理一个真实的案件。
课程达到效果:
通过对真实案件的操作和训练,演练法律实务技能,体验职业道德,为社会上那些贫困和无人代理的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法律服务。同时分享指导教师的实务经验与研究,享受团队合作,结交伙伴凝结友谊,提升与深化对法律问题的敏锐、激情与理智。
选课学生要求:
1、学生年级要求法律本科三年级以上以及法律硕士、法学硕士;
2、学生能够保证一周有三天、每天8小时的时间做诊所的实习工作,时间可以累积,不要求是早九晚五。
3、认真出勤并参与分组或集体讨论,不无故缺课、缺勤;
4、认真完成每次课后指定的作业,与授课老师、同学积极进行沟通交流;
5、按照诊所工作安排,认真完成当事人委托的工作;
6、缺课两次以上(不包括两次)成绩为不及格,包括第一堂宣讲课。
课程名称:小微(创)企业法律实务诊所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为指导法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操作与企业相关的法律实务,由诊所学生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为小微企业、创业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课程授课人包括法学院教师、校外专家,均有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从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开课方法、方式:
Ø 课堂:课堂教学为每周一次3个小时的公共课,教学主题有小微(创)企业初步法律评估、尽职调查、股权及治理结构,等等。
Ø 学生实务操作:3-5名诊所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为服务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课程达到的效果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针对企业法律问题的实务训练,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习的能力,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公司业务(小微企业、创业企业)、实际交易中的能 力,学习理解客户的实际问题、对法律的实际需求,并对企业法律构架、合同、期权计划等法律文书、企业交易法律实务、如何解决企业客户的问题有框架性的理解,掌握和提高应用能力,为参加实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学生提供的服务,为大学生创业企业、社区小微企业等解决法律需求。
选课学生要求:
1、学生年级要求法律本科三年级以上以及法律硕士、法学硕士;
2、学生能够保证一周有三天、每天8小时的时间做诊所的实习工作,时间可以累积,不要求是早九晚五。
3、已学习过一定法律课程:如公司法、合同法等;
4、认真出勤并参与分组或集体讨论,不无故缺课、缺勤;
5、认真完成每次课后指定的作业,与授课老师、同学积极进行沟通交流;
6、按照诊所工作安排,认真进行值班、完成客户委托的工作;
7、遵守诊所工作规范和要求,对客户的信息严格保密。
8、缺课两次以上(不包括两次)成绩为不及格,包括第一堂宣讲课。
课程名称:立法诊所
课程内容
立法诊所课程以地方立法为切入点,采取理论教学、实地调研、立法起草、法规草案诊断修改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立法原理、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等知识,培养学生立法工作的实践能力。本学期计划用时16周,共分4个单元。
开课方法、方式:
Ø 课堂:每一单元的前两周为课堂教学,每一单元的后两周根据老师安排开展实践、参访与座谈,开课时间定于每周二早晨。教学主题有地方立法的方位、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调研与起草、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体系等。
Ø 学生实务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研、起草调研报告、拟定立法架构、起草法规草案并进行集体讨论修改。
课程拟定如下:
第一单元:地方立法方位与立法权限(4周)
两周专题讲座:1.地方立法的方位;2.地方立法权限。
立法人工智能实践,学用《北大法宝——立法智能起草系统》;讨论研究第一组地方性法规草案,向有关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法规草案修改意见。
第二单元:立法程序与立法调研(4周)
两周专题讲座:1.地方立法程序;2.立法调研。
旁听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法规草案;讨论研究第二组地方性法规草案,向有关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法规草案修改意见。
第三单元:法规草案起草与立法技术(4周)
两周专题讲座:1.法规草案起草;2.立法技术规范。
参观北京互联网法院,考察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讨论研究第三组地方性法规草案,向有关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法规草案修改意见。
第四单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立法评估(4周)
两周专题讲座:1.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2.立法评估。
讨论研究第四组地方性法规草案;学生作个人学习小结,座谈交流参加立法诊所课程的心得体会,每个学生各自写一篇小论文。
课程达到的效果
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全面掌握立法原理、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等知识,培养学生立法工作的实践能力。立法诊所将地方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诊所课程的实践导向,让学生通过课堂参与式互动为地方立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启从立法角度进行法律实践的新篇章。
欢迎各位有意愿的同学选择2021年春季法律诊所课程,届时将在第一次上课时确定各个课程的同学名单。请各位同学关注诊所网站,即将公布第一次上课时间与上课地点以及选课注意事项。
如有疑问请联系:法律诊所办公室赵婧老师 ,电话010-62759165 。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