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成功举行“校外法律诊所”挂牌及签约仪式
浏览次数: 日期:2014-05-14
2014年5月8日下午13:30,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就建立“北京大学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大学法学院大成校外法律诊所”项目,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新址侨福芳草地大厦举行了挂牌及签约仪式。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杨晓雷,中心执行副主任刘东华,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老师于蓉、杨莹、路姜男,大成律师事务所常委会委员、执行委员会副主任马江涛、大成总部诉讼仲裁部主任道日纳、诉讼仲裁部高级合伙人武峰、高级顾问李涛、合伙人张东等律师参加了本次挂牌签约仪式,总部刑事业务部主任、大成刑委会主任赵运恒律师担任仪式主持人。
挂牌签约仪式开始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赵运恒律师首先致欢迎辞。赵运恒律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欢迎,并介绍了大成校外法律诊所设立两学期以来的开课情况。
接下来,道日纳律师对大成校外法律诊所设立的初衷、运行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道日纳律师认为,律师事务所参与法律教育是非常好的尝试,双方在今后的合作中要继续探索,在课程内容方面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诸如学生亲自办案等实践环节,让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课堂。
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前,赵运恒律师表达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致力于法学教育的决心和诚意,希望通过本次签约促进双方的合作更加全面和深入。随后,在到场律师和师生的见证下,马江涛主任和杨晓雷老师分别代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是杨晓雷老师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向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的指导律师颁发聘书。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的指导律师主要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担任,第一批指导律师包括:刑事组赵运恒律师、徐平律师、许昔龙律师,民事组道日纳律师、武峰律师、张东律师、李涛律师。
在揭牌仪式环节,杨晓雷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大成乔迁新居的祝贺。在随后的致辞中,杨晓雷老师指出,诊所式教育是中国法治发展现状映射到高校法律教育的图像,校外法律诊所的设立是诊所式教育走出高校的一大创举。通过校外法律诊所的平台,学生能够切身地感受法律职业气息,学习资深律师的实务经验和技能。杨晓雷老师认为,双方的合作模式是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全新范本,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成律师事务所及各位指导律师的付出和支持。
随后,大成律师事务所监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马江涛律师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介绍了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重申了大成方面的决心和信心,并对双方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
最后,杨晓雷老师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向大成律师事务所颁发“北京大学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北京大学法学院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的牌匾,本次挂牌签约仪式圆满结束。
附:“北京大学法学院大成校外法律诊所”成立背景及概况
“北京大学法学院大成校外法律诊所”(以下称“大成校外法律诊所”)设立于2013年,由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同开办。选修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的法学院学生被指派到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诉讼仲裁部学习校外诊所课程,并在中心与大成共同确定的专业律师的指导下,学习、操作、参与真实案件。大成校外法律诊所可以使学生真实体验律师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状态,帮助学生学习律师处理诉讼案件的一系列工作技能,学习与民事、行政、刑事诉讼相关的实体法及程序法的内容及问题,了解、体验律师的职业价值观。大成校外法律诊所的第一批指导律师为刑事组赵运恒律师、徐平律师、许昔龙律师,民事组道日纳律师、武峰律师、张东律师、李涛律师。
大成校外法律诊所是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一次创举,旨在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为法学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一次可贵的尝试和创新,在培养法学院学生的实务技能、职业精神以及法律思维等方面可提供更多直接高效的经验性、体验性教育效果。由法学院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的校外法律诊所项目在目前国内法学院的诊所式法律教育中也并不多见,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与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作的大成校外法律诊所项目也可为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教育资源和形式。
(文: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