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

中心师资

 
龚文东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
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0年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副教授
2004年至今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

研究、教学、业务领域:
宪政制度、依法行政、公益法律、诊所式法学教育

主要研究成果:
《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合著,2003年9月出版,法律出版社
《诊所法律教育》,马海发•梅隆主编、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回归还是超越——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价值选择》、《法律实践与法律思维——从实例看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收于《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甄贞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版)

其他活动:
2000.2-2000.3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哥伦比亚大学诊所法律教育学术访问



杨晓雷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诉讼法学博士
北京大学法理学硕士
西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4年2月至今,从事诊所式法律教学与管理工作,担任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立法诊所指导教师
2009年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
2002年7月-2004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

研究、教学、业务领域:
法学教育、诉讼法学、公益法、法律援助

主要研究成果:
《实践中的公益法》(合著),2012年,法律出版社。
《公益法律研究(第一卷)》(合编)2010年,法律出版社。

其他活动:
2005年,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进行学术访问活动
2006年,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进行谈判诊所法律教育学术访问活动
2007年,于牛津大学大学学院进行学术学习活动
2009年,于奥斯陆大学法学院进行诊所法律教育学术访问活动




刘东华
教育背景:
2009年9月-201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2000年,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试论离婚判决中的女性居住权问题——兼谈中国居住权立法》
1989年-199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4年7月5日-30日,匈牙利中欧大学——夏日大学“全球公益律师业务:理论与实践”短期课程班
2003年3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乔治顿大学诊所法律教育访问培训
2001年3月,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诊所法律教育访问培训
2000年3月27日-2000年4月7日,英国伦敦中殿The Chambers of Ian MacDonald QC and Owen Davies律师事务所实习
2000年1月-2000年3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法学院人权中心国际人权法短期课程班

工作经历:
2013年5月至今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2015年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1999年至今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2000.8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执行副主任、指导教师
2003年至今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委员
2009年至今 北京市法学会农村法治研究会理事
2002.10-2008.12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1997.2-2001.7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与服务中心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1997.2-1999.5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1993.8-1997.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馆员

参与课题:
2013年5月至今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2015年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2000.10至今 中国法学会《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项目成员
2010至今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公益法律研究与实务”项目核心成员与分项目负责人
2008.5至今 北京大学法学院“公益法律实务”教材编写主要成员
2007-2012 北京大学法学院“公益法律实务”项目核心成员
2009.3-2009.4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设置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报告”非政府组织部分课题成员
2005-2007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
2005-2007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发展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影响因素研究”课题合作成员
2001年 《女友》杂志“女友看法”栏目主持与撰稿人
1994-199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核心成员

研究、教学及业务领域:
公益法
公正法律教育
法律援助制度
社会保障与公共政策
女性的民事权利与性别意识
食品安全

主要科研成果:
1. 《律师费用分配机制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 《公益法律援助的职业理性——对话丹宁勋爵对法律援助的诟病》,著,《时代法学》, 2013年第3期。
3. 《解构与重塑: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律师实务教育》,著,“性别与法律网络2010年年会” 2010年12月,昆明。
4. 《实践中的公益法》,合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5. 《解构与重塑: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律师实务教育——以诊所教学案例为切入》,著,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 《中国公益法的马克思主义诠释——兼论公益法在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中的运用》,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法治进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论文集》,北京市法学会第七届首都法学家论坛,2011年9月。
7. 《批判“新农保”中的“捆绑机制”——反思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决策效能》,著,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8. 《公益法律研究》(第一卷),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9. 《中国公益诉讼实务战略性研究》,著,《公益法律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10. 《论诊所法律教育的公益性》,著,《首都法学论坛(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11. 《西方诊所法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著,《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 北京密云县政府《密云县物业管理办法(暂行)》草案修订稿,现已实施,2007年5月。
13. 《探究目前诊所式法律职业技能教育中的误区与对策》,著,《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 2002—2004年诊所法律教育文集》,中国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
14. 《试论离婚判决中的女性居住权问题——兼谈中国居住权立法》,著,《民商法论丛》,2001年第1号,总第18卷。
15. 《妇女法律研究案例•指南》,副主编、撰稿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8月。
16. 《生活中的法律——人身权利疑难百问》,副主编、撰稿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月。
17. 《性骚扰问题的法律调控》,著,《法制天地》,1999年第2期。
18. 《从女性高级专家退(离)休问题看女性劳动权的保护》,著,《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1997年刊》。
19. 《正确运用女高知退休年龄的规定 政策岂容莫衷一是》,著,《中国妇女报》,1997年9月29日第(3)版。
20.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五年咨询报告》。
21. 《女友》杂志的“女友看法”栏目,撰稿12篇,2001年第1期——第12期。

译文:
1、《诊所法律教育:造就下一代律师》,译,提交“公益诉讼第二次论坛”,2004年12月。
2、《论经济法上的冲突规则》,译,《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3期。
2、《各国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任意议定书的保留、声明、通知和反对》(人权事务委员会,1992年5月12日),译,内部材料。





于蓉
教育背景:
1966年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

工作经历:
1967年-1985年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法院 法官
1985年-1998年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高级法官
1998年-2000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专职法律援助律师
2000年至今 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2000年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

研究、教学及业务领域:
婚姻法学
人身权利
女性的民事权利与性别意识
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法学院的诊所式法学教育

参与研究课题:
在2000年2月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分项目<<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援助与研究>>任分项目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
1、《律师如何运用现有法律反对家庭暴力》论文,提交中英国际研讨会,在大会发言。
2、《妇女法律研究案例•指南》,撰稿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8月。
3、《生活中的法律——人身权利疑难百问》,撰稿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1月。
4、《她不该判死刑》,在《民主与法制》专刊发表。
5、《婚姻法案列》,撰稿人,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6、参加编写关于反对家庭暴力相关培训教材书籍(已出版)

承办或指导的有代表性的案件:
1、“打工妹”案件:作为律师维护了众多外地在京“打工妹”的合法权益,为培训诊所教师教材。
2、一起人身伤害案件:刑事判决外,在夫妻尚未离婚情况下,作为主审法官判决加害方承担赔偿责任,开创了法院判决先例。维护了尚未离婚的妇女权益。在国际研讨会上,获得强烈反响与好评。

所获荣誉:
北京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三等功奖章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女法官协会专题调研文章三等奖

其他活动:
中国法学会会员
中国婚姻法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
曾参与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工作




王华
教育背景:
2001年09月-2004年07月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1994年09月-1998年07月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士

工作经历:
2014年2月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
2006年08月至今 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职律师
2005年10月-2006年08月 北京市泰福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2004年06月-2005年10月 北京市观韬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1998年09月-2001年08月 潍坊学院法学系 教师

研究、业务领域:
公司证券、知识产权、劳动及人力资源、民商事诉讼仲裁

行业任职:
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律师协会规章制度委员会委员
朝阳区律师协会公益委员会委员

其他活动:
2002年-2004年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成员




杨莹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2003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2月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
2005年2月-2012年7月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资深律师
2003年7月-2004年11月 北京市衡石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研究、业务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并购、私募融资、境内外上市、公司法、公益法

曾为众多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与在华直接投资相关的综合法律服务,其中包括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和一些中等规模的外资企业。为众多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战略投资者以及各行业的创业者提供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服务,具体包括设计交易结构、起草法律文件、参与谈判等。在境外上市重组领域,曾代表众多发行人或承销商为中国企业在境外的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债券融资等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其他活动:
2013年7月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调研
2000年-2003年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成员




路姜男
教育背景:
2011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2007年9月-2009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2002年9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双学位)
2001年9月-2005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2月至今 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制一处副处长(挂职)
2006年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
2006年10月—2009年10月 北京市密云县太师屯镇镇长助理(兼职)

研究、业务领域:
法学理论、立法与公共政策制定

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主持北京团市委2010年研究课题“北京高校学生事务法规政策研究”(已结题,入选《青春思考——2010年北京共青团课题成果集》)
参与北京市教工委2010—2011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层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建设研究”(已结题)
参与北京大学团委“新时期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课题(2010—2011年)
《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之思考》,合著,《北大党建》2011年第4期

所获荣誉:
2012年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
2010-2011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
2009-2010年度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
2005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4年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

其他活动:
2007年12月 美国哈佛大学PON项目访学
2008年10月-11月 英国牛津大学大学学院访学




叶明欣
教育背景:
2009年8月-2010年5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2005年9月-2008年6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2001年9月-2005年6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生

工作经历:
2011年2月至今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劳动立法诊所指导教师
2010年9月至今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公益律师
2010年6月-8月 美国餐馆工人公益组织Restaurant Opportunities Centers United实习生
2005年9月-2007年6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助理(兼职)
2006年9月-2007年7月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留学项目行政主管
2005年7月-2006年8月 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助理

研究、业务领域:
职业安全与健康、劳动法、公益法

主要研究成果:
著作:
《职业病法律制度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论文:
《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现状及思考》,合著,《中国医疗保险》2013年03期
《重新直面“过劳死”问题》,合著,《职业》2013年19期
《如何判断工伤赔偿协议效力》,合著,《劳动保护》2013年10期
评论:
《从嫣然基金事件看公益组织的困境》,《检察日报》2014年3月5日
《谈律师的社会责任》,合著,《中国律师》2013年03期
《职业病防治:他山之石的启示》,《环球慈善》2012年12月

所获荣誉:
200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MARC HAAS公益法律奖学金
2009年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廖凯原奖学金
2006年 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5年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4年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叶潜昭奖学金
2003年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董氏东方奖学金
2002年 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

其他活动:
2003-2004年 北京大学法律学生国际交流协会负责人
2002-2003年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成员